朝代:
宋代作者:
范成大更新时间:2023-07-21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作者范成大资料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知处州。... 查看详情>>
范成大古诗词作品:
《咏河市歌者》《宜春苑》《车遥遥篇》《后催租行》《鹊桥仙·七夕》《碧瓦》《寒食郊行书事》《鄂州南楼》《清明日狸渡道中》《秦楼月·楼阴缺》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原文及翻译赏析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咏河市歌者》 - - 范成大 - -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 古诗《车遥遥篇》 - - 范成大 - - 车遥遥,马憧憧。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 古诗《宜春苑》 - - 范成大 - -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连昌尚有花临砌,断肠宜春寸草无。
- 古诗《后催租行》 - - 范成大 - -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 古诗《鹊桥仙·七夕》 - - 范成大 - -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古诗《秦楼月·楼阴缺》 - - 范成大 - -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 古诗《鄂州南楼》 - - 范成大 - -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 古诗《碧瓦》 - - 范成大 - - 碧瓦楼头绣幙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 古诗《寒食郊行书事》 - - 范成大 - -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 古诗《清明日狸渡道中》 - - 范成大 - -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 古诗《秦楼月·浮云集》 - - 范成大 - -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 古诗《真定舞》 - - 范成大 - - 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紫袖当棚雪鬓凋,曾随广乐奏云韶。老来未忍耆婆舞,犹倚黄钟衮六幺。
- 古诗《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 - - 范成大 - -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十颜。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 古诗《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 - 范成大 - -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 古诗《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 - - 范成大 - -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 古诗《卖痴呆词》 - - 范成大 - -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
- 古诗《冬日田园杂兴》 - - 范成大 - -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
- 古诗《菩萨蛮·湘东驿》 - - 范成大 - -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 古诗《晚步西园》 - - 范成大 - -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 古诗《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 - 范成大 - -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