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作者:朱彝尊出自:出居庸关更新时间:2021-12-31
《出居庸关》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以描写居庸关的景色表达热爱大自然,积极向上的情感;后两句描写黄昏时的居庸关,流露了作者由于前途未卜所产生的迷惘抑郁心情。全诗用词精巧,意境高远,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特别是边关重镇的赞美之情。
此诗创作背景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此诗约作于清圣祖康熙三年(1665年)。朱彝尊曾北至今山西大同一带,参赞其同乡曹溶幕府,在此前后,朱彝尊游历了北方山川名胜,作者在游历居庸关后,写下了这首诗。另一说法是此诗约作于17世纪80年代,作者出居庸关到宣府、大同等地,过居庸关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1.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区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居庸关,在昌平州西北,去延庆州五十里。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峡峙,巨涧中流,悬崖峭壁,称为绝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浪,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2.子规:鸟名,一名杜鹃。鸣声凄切,能动旅客归思。
3.嶂:似屏障的山峰。
4.榆林:榆林堡。在居庸关西五十五里。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己酉,上亲征,驻跸唐家岭,以四日至嚣庸关。其疾行则一日而至榆林,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军。”
白话译文
居庸关上杜鹃鸟不住地啼叫,饮马泉边,日落西山。
雨雪从崇山峻岭外落下,西面隔着几座山就是榆林堡。

作者朱彝尊资料

《出居庸关》创作背景作者朱彝尊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 查看详情>>

作者朱彝尊古诗作品: 《《酬洪升》创作背景》《《看竹图》记》《《马草行·阴风萧萧边马鸣》创作背景》《《马草行·阴风萧萧边马鸣》赏析》《《解佩令·自题词集》注释译文》《《马草行·阴风萧萧边马鸣》注释译文》《《高阳台·桥影流虹》注释译文》《《《看竹图》记》赏析》《《出居庸关》注释译文》《《高阳台·桥影流虹》鉴赏

古诗《出居庸关》的名句翻译赏析

《出居庸关》创作背景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