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作者:屈大均出自:鲁连台更新时间:2021-12-31
《鲁连台》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诗。首联叙述鲁仲连的事迹,颔联写诗人也在期待着排难建功的志士,颈联写登鲁连台所见,尾联写能进行大事的英雄,只能在民间中寻访。全诗叙事写景与抒情融会无间,语言素朴而笔带豪气。
清顺治十四年(1657),屈大均离广东北游,次年春到达北京,复转至山东,行经在平县,登鲁连台遗址,有感于鲁仲连的事迹,遂写下此诗。
注释
鲁连台:后人为纪念鲁仲连而建的高台,在古聊威东侧,高七丈。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人。
一笑:指鲁仲连一笑,使秦王不能称帝。
无秦帝:使秦不能肆意称帝。
海东:东海。
排大难:史载鲁仲连性格豪爽侠义,常为人排难解忧。
不屑:不愿意,表示轻视。
古戍(shù):古代成守之地。
三秋:深秋,晚秋。农历九月为秋季第三个月,故名。
高台:指鲁连台。
万木:成千上万棵树木。
从来:自古以来。
天下士:指天下有见识有本领的人。
布衣:平民百姓,主要指没做官的读书人。
白话译文
在他一笑之中强秦不得称帝,他飘然而去隐居于大海之东。
谁能像他那样排患解难,功成之后不屑于邀赏请功。
古老的边塞飞过秋天的大雁,高高的鲁连台上万木摇风。
自古以来天下的高人奇士,只是存在于平民百姓之中。

作者屈大均资料

《鲁连台》创作背景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 查看详情>>

作者屈大均古诗作品: 《《摄山秋夕作》创作背景》《《秣陵·牛首开天阙》鉴赏》《《念奴娇·秣陵吊古》赏析》《《登潼关怀远楼》赏析》《《自白下至檇李与诸子约游山阴》注释》《《秣陵·牛首开天阙》创作背景》《《摄山秋夕作》注释译文》《《登潼关怀远楼》创作背景》《《登潼关怀远楼》注释译文》《《念奴娇·秣陵吊古》注释译文

古诗《鲁连台》的名句翻译赏析

《鲁连台》创作背景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