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赵嘏的《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翻译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解释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
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
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诗文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赵嘏资料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 查看详情>>
赵嘏古诗词作品: 《赠别·水边秋草暮萋萋》《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晓发·旅行宜早发》《旅次商山》《重阳·节逢重九海门外》《新月·玉钩斜傍画檐生》《翡翠岩·芙蓉幕里千场醉》《题僧壁·晓望疏林露满巾》《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忆山阳·家在枚皋旧宅边》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注释1.嘉靖丁酉: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2.仲冬: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几(jī)晦:月末的意思。几,将近、接近。晦:指农...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与人书一》注释译文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注释1、选自《亭林文集》卷四,作者顾炎武。2、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3、方;地方。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文言文《若有人分衡门之下》创作背景_作者李东阳,其内容如下:《见南轩赋》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作者对陶渊明仰慕引出陶渊明的形象和志趣,接着写...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赏析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赋文开篇没有直接写日,而是从观日的祝融峰写起。祝融峰何以引起作者“何其高也”的激情赞颂。赋文为...
文言文《《看竹图》记》赏析_作者朱彝尊,其内容如下:此文选自《曝书亭集》卷六十六。这是一篇为戴苍替魏禧画的《看竹图》作的图记,写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文章从自...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相关诗句
- 古诗《赠别·水边秋草暮萋萋》 - - 赵嘏 - - 《赠别·水边秋草暮萋萋》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赠别·水边秋草暮萋萋》全文如下: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 古诗《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 - 赵嘏 - -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全文如下: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
- 古诗《晓发·旅行宜早发》 - - 赵嘏 - - 《晓发·旅行宜早发》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晓发·旅行宜早发》全文如下: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去去渡南渚,村深
- 古诗《旅次商山》 - - 赵嘏 - - 《旅次商山》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旅次商山》全文如下:役役依山水,何曾似问津。断崖如避马,芳树欲留人。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一枝甘已失,辜负故园春。
- 古诗《重阳·节逢重九海门外》 - - 赵嘏 - - 《重阳·节逢重九海门外》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重阳·节逢重九海门外》全文如下: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 古诗《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 - 赵嘏 - -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全文如下: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目极思随原草遍,浪
- 古诗《翡翠岩·芙蓉幕里千场醉》 - - 赵嘏 - - 《翡翠岩·芙蓉幕里千场醉》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翡翠岩·芙蓉幕里千场醉》全文如下:芙蓉幕里千场醉,翡翠岩前半日闲。惆怅晋朝人不到,谢公抛力上东山。
- 古诗《新月·玉钩斜傍画檐生》 - - 赵嘏 - - 《新月·玉钩斜傍画檐生》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新月·玉钩斜傍画檐生》全文如下: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 古诗《题僧壁·晓望疏林露满巾》 - - 赵嘏 - - 《题僧壁·晓望疏林露满巾》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题僧壁·晓望疏林露满巾》全文如下:晓望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 古诗《忆山阳·家在枚皋旧宅边》 - - 赵嘏 - - 《忆山阳·家在枚皋旧宅边》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忆山阳·家在枚皋旧宅边》全文如下: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坡连。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城碍十洲
- 古诗《灵岩寺·馆娃宫伴千年寺》 - - 赵嘏 - - 《灵岩寺·馆娃宫伴千年寺》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灵岩寺·馆娃宫伴千年寺》全文如下:馆娃宫伴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 古诗《闻笛·谁家吹笛画楼中》 - - 赵嘏 - - 《闻笛·谁家吹笛画楼中》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闻笛·谁家吹笛画楼中》全文如下: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
- 古诗《代人赠别》 - - 赵嘏 - - 《代人赠别》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代人赠别》全文如下: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会须携
- 古诗《东归道中·平生事行役》 - - 赵嘏 - - 《东归道中·平生事行役》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东归道中·平生事行役》全文如下: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岁月老将至,江湖春未归。传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何必劳
- 古诗《重阳日寄韦舍人》 - - 赵嘏 - - 《重阳日寄韦舍人》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重阳日寄韦舍人》全文如下: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 古诗《早发剡中石城寺》 - - 赵嘏 - - 《早发剡中石城寺》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早发剡中石城寺》全文如下: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
- 古诗《南池·照影池边多少愁》 - - 赵嘏 - - 《南池·照影池边多少愁》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南池·照影池边多少愁》全文如下:照影池边多少愁,往来重见此塘秋。芙蓉苑外新经雨,红叶相随何处流。
- 古诗《落第·九陌初晴处处春》 - - 赵嘏 - - 《落第·九陌初晴处处春》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落第·九陌初晴处处春》全文如下:九陌初晴处处春,不能回避看花尘。由来得丧非吾事,本是钓鱼船上人。
- 古诗《泊凫矶江馆》 - - 赵嘏 - - 《泊凫矶江馆》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泊凫矶江馆》全文如下: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三
- 古诗《上令狐相公》 - - 赵嘏 - - 《上令狐相公》作者为唐代诗人赵嘏,古诗《上令狐相公》全文如下:鹗在卿云冰在壶,代天才业奉吁谟。荣同伊陟传朱户,秀比王商入画图。昨夜星辰回剑履,前年风月满江湖。不
赵嘏的名句
-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 - - 赵嘏 - - - 《》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 - - 赵嘏 - - - 《》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 - 赵嘏 - - - 《》
-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 - 赵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