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出自:更新时间:2024-01-19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古诗简介

1919年10月5日,母亲文氏病逝,闻迅从长沙赶回韶山。8日,在母亲灵前写成《祭母文》。

翻译/译文

我深切哀悼我的母亲,她突然之间就过世了。她享年五十三岁,曾生下过七个子女。七子中只剩下三个,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其余的未能养育成活,他们是二个女儿二个男儿。养育我们三个兄弟,母亲真是历经艰辛。身体受到损害与磨难,并因此染上疾病。母亲此生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全部是一部伤心史。我也不忍全都写出来,只待我慢慢和缓地吐露。今天我要说的,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她高尚的品德,一个是她的隐痛或遗恨。我母亲的高尚风格,首先予以推举的是博爱。无论远近亲疏之人,她全都庇养照料。她慈祥而富于同情心,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她的关爱所到之处,其本质就是真诚。她从不说谎话,也不存有半点欺人之心。她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她生前亲手操办的事情,全部有条有理。她头脑精确缜密,处理事情合情合理。做事也没有什么失算了的,任何事她都能明察秋毫。她清洁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她一尘不染,外表与内心始终如一。她仁、义、礼、智、信五德鲜明,这是做人的大节。整个看她的人格,宛如在我头上照耀。她隐痛抱恨的地方,就是处于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纲的最后。有志向未能舒展,有希求未能获得。母亲精神上的痛苦,以这点最为突出。这究竟怪天呢还是怪人?悲痛得连大地也塌陷了一角。其次她抱憾的是儿女们,要把他们养育成人。兄弟三人就像还未成熟的果实,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间。她在病中拉着亲人的手,内心酸楚愁肠百结。她呼唤着儿子们,各自务必要作好人。然后母亲所关怀的,就是至爱亲朋们。有的平时有恩于我家,有的却劳累病苦。无论大小亲朋远友,都有待于报答周济。总结这一切叙述,都是盛德所辉映着的。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效法她而不违背她。至于母亲的抱恨,我定要加以弥补。铭心刻骨记住这些,心里绝不忘怀。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以精卫填海的雄心。悲哉我的母亲,母亲终究不会死的。躯体虽然毁灭,灵魂却万古长青。只要我活着一天,那么每一天都会报母亲之恩。只要我活着一天,都将陪伴在母亲身旁。今日说得太长了,其实时间却很短暂。因此这篇祭文只能提纲挈领,就主要方面简单陈述母亲的事迹。此时在家中祭奠,就聊敬你一杯酒吧。以后对母亲的陈述,将随着日月增长而增长。请享用祭品吧!

注释

呜呼:叹词,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借指死亡。

遽然:骤然;出人意料。

东民覃:即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遘:遇,遭遇.归有光《抚洲府学训导唐君墓志铭》:&"母方遘危疾&"。

赏析/鉴赏

诗人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他的母亲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3日,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

此诗前16句总略叙述母亲生平及养育儿子们所备受的艰辛磨难。尤其是&“中间万万,皆伤心史&”这二句读来令人耸然震动,母亲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全都是一部伤心史,这些伤心事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呵!连诗人自己都不忍心全部将其写出来,而是尽力使自己心里平静,待慢慢缓和地吐露。接下来的30句是述说母亲的&“盛德&”,对母亲的博爱、慈祥、爱心,总而言之,对母亲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五德&”予以高度赞美。再接下来22句是第三层意思,讲说母亲的隐痛及抱恨方面。劈头二句:&“恨偏所在,三纲之末。&”已说得很明白了,母亲的憾恨就是因为处于三纲的最后。我们知道在一个&“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母亲(也可引申为广大女性)一直都处于受压迫、受统治的地位。处于如此地位,母亲怎能施展她自身的抱负呢,这就是母亲的&“恨偏&”,她精神上的痛苦在这一点上极为突出。母亲除了有精神上的憾恨以外,还有对儿子及亲朋好友们的回肠百结的牵挂。这也是一种憾恨,因为不能再抚育儿子们了,不能再报答&“好亲至爱&”了,也不能关心那贫困的亲戚邻里了,这一切她只能交待家人去作。而其中她最关切的是儿子们今后一生定要好自为之,做好人,行善事。

再接下来的8句,收束前面母亲的&“盛德&”与&“恨偏&”,勉励自己一定禀承母亲的德行,而且还要努力弥补母亲的&“恨偏&”,要牢记于心,念念不忘。继续接下来的12句是第5层意思。诗人在此立誓必将终生报答母亲的深恩,还以&“精卫填海&”的故事来进一步叙说自己对母亲的深恩真是报之不尽。最后9句写在家中祭奠母亲的情况,并收束全文。同时,再次表达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很多,但可惜时间苦短,只能提纲挈领式地从大方面来陈说母亲的伟大与仁爱。最后告诉母亲,儿子今后对你有说不完的话,日子有多长,儿子的话就有多长。此刻敬上一杯酒。安息吧,母亲。

这篇《祭母文》虽用的旧体,但其中有新意。一方面对母亲颂扬,一方面指出母亲的隐痛(即:&“恨偏&”)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造成的。而且文中叙述与抒情配合妥贴,读来令人感到言真意切而又文情俱佳。全章文法也极考究,层层递进,回肠荡气,同时

毛泽东资料

《祭母文》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毛泽东_国学荟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查看详情>>

毛泽东古诗词作品: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蝶恋花·答李淑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清平乐·会昌》《七绝·炮打司令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清平乐·六盘山》《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七律·将革命进行到底

《祭母文》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毛泽东_国学荟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注释1.嘉靖丁酉: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2.仲冬: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几(jī)晦:月末的意思。几,将近、接近。晦:指农...

查看详情>>

文言文《若有人分衡门之下》创作背景_作者李东阳,其内容如下:《见南轩赋》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作者对陶渊明仰慕引出陶渊明的形象和志趣,接着写...

查看详情>>

文言文《《看竹图》记》赏析_作者朱彝尊,其内容如下:此文选自《曝书亭集》卷六十六。这是一篇为戴苍替魏禧画的《看竹图》作的图记,写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文章从自...

查看详情>>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赏析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赋文开篇没有直接写日,而是从观日的祝融峰写起。祝融峰何以引起作者“何其高也”的激情赞颂。赋文为...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一》注释译文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注释1、选自《亭林文集》卷四,作者顾炎武。2、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3、方;地方。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十》赏析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十》是清代顾炎武所写的散文。此片主要是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反对模拟剽窃、依傍古人,要求作家发挥独创...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祭母文》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毛泽东_国学荟相关诗句

  • 古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 - 毛泽东 - -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全文如下: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
  • 古诗《蝶恋花·答李淑一 - - 毛泽东 - - 《蝶恋花·答李淑一》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蝶恋花·答李淑一》全文如下: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
  • 古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 - 毛泽东 -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全文如下: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
  • 古诗《清平乐·会昌 - - 毛泽东 - - 《清平乐·会昌》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清平乐·会昌》全文如下: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
  • 古诗《七绝·炮打司令部 - - 毛泽东 - - 《七绝·炮打司令部》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七绝·炮打司令部》全文如下:人民胜利今何在?满路新贵满目衰!核弹高置昆仑巅,摧尽腐朽方释怀。
  • 古诗《清平乐·六盘山 - - 毛泽东 - - 《清平乐·六盘山》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清平乐·六盘山》全文如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
  • 古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 毛泽东 -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全文如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
  • 古诗《西江月·井冈山 - - 毛泽东 - - 《西江月·井冈山》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西江月·井冈山》全文如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
  • 古诗《念奴娇·井冈山 - - 毛泽东 - - 《念奴娇·井冈山》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念奴娇·井冈山》全文如下: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 古诗《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 - 毛泽东 - -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全文如下: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
  • 古诗《七律·将革命进行到底 - - 毛泽东 - - 《七律·将革命进行到底》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七律·将革命进行到底》全文如下:古今多少苍茫事,前车历历未能忘。鸿门宴上宽纵敌,乌江边头何仓惶!秀全空坐失良
  • 古诗《七律·到韶山 - - 毛泽东 - - 《七律·到韶山》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七律·到韶山》全文如下: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
  • 古诗《减字木兰花·经长沙忆往 - - 毛泽东 - - 《减字木兰花·经长沙忆往》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减字木兰花·经长沙忆往》全文如下:四五十年,风雨如晦不重见。过眼飞云,横竖茫茫一线天。休要夸口,豪杰劫后是
  • 古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 毛泽东 -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文如下: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 古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续 - - 毛泽东 -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续》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续》全文如下:颜蜀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
  • 古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 毛泽东 - -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文如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
  • 古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 毛泽东 -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全文如下: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
  • 古诗《菩萨蛮·大柏地 - - 毛泽东 - - 《菩萨蛮·大柏地》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菩萨蛮·大柏地》全文如下: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
  • 古诗《沁园春·雪 - - 毛泽东 - - 《沁园春·雪》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沁园春·雪》全文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 古诗《沁园春·长沙 - - 毛泽东 - - 《沁园春·长沙》作者为现代诗人毛泽东,古诗《沁园春·长沙》全文如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