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古诗简介
《从军行》是初唐诗人杨炯边塞诗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从军的辛苦。翻译/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
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2.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3.西京:长安。
4.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5.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6.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7.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8.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鉴赏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杨炯资料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杨炯_国学荟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注释1.嘉靖丁酉: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2.仲冬: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几(jī)晦:月末的意思。几,将近、接近。晦:指农...
文言文《若有人分衡门之下》创作背景_作者李东阳,其内容如下:《见南轩赋》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作者对陶渊明仰慕引出陶渊明的形象和志趣,接着写...
文言文《《看竹图》记》赏析_作者朱彝尊,其内容如下:此文选自《曝书亭集》卷六十六。这是一篇为戴苍替魏禧画的《看竹图》作的图记,写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文章从自...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赏析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赋文开篇没有直接写日,而是从观日的祝融峰写起。祝融峰何以引起作者“何其高也”的激情赞颂。赋文为...
文言文《与人书一》注释译文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注释1、选自《亭林文集》卷四,作者顾炎武。2、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3、方;地方。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杨炯_国学荟相关诗句
- 古诗《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 - 杨炯 - - 《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全文如下: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沉研。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
- 古诗《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 - 杨炯 - -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和旻上人伤果禅师》全文如下: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法门摧栋宇,觉海
- 古诗《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 - 杨炯 - -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和骞右丞省中暮望》全文如下: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年光摇树色,春气
- 古诗《夜送赵纵》 - - 杨炯 - - 《夜送赵纵》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夜送赵纵》全文如下: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 古诗《梅花落·窗外一株梅》 - - 杨炯 - - 《梅花落·窗外一株梅》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梅花落·窗外一株梅》全文如下: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
- 古诗《折杨柳·边地遥无极》 - - 杨炯 - - 《折杨柳·边地遥无极》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折杨柳·边地遥无极》全文如下: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
- 古诗《送梓州周司功》 - - 杨炯 - - 《送梓州周司功》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送梓州周司功》全文如下:御沟一相送,征马屡盘桓。言笑方无日,离忧独未宽。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
- 古诗《紫骝马·侠客重周游》 - - 杨炯 - - 《紫骝马·侠客重周游》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紫骝马·侠客重周游》全文如下: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
- 古诗《和崔司空伤姬人》 - - 杨炯 - - 《和崔司空伤姬人》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和崔司空伤姬人》全文如下: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妆匣凄馀粉,熏炉灭旧
- 古诗《和酬虢州李司法》 - - 杨炯 - - 《和酬虢州李司法》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和酬虢州李司法》全文如下:唇齿标形胜,关河壮邑居。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君子从游宦,忘情任卷舒。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
- 古诗《和石侍御山庄》 - - 杨炯 - - 《和石侍御山庄》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和石侍御山庄》全文如下: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 古诗《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 - 杨炯 - -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奉和上元酺宴应诏》全文如下: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
- 古诗《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 - 杨炯 - -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全文如下: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
- 古诗《游废观》 - - 杨炯 - - 《游废观》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游废观》全文如下: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花柳三春节,江
- 古诗《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 - 杨炯 - -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全文如下: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 古诗《战城南·塞北途辽远》 - - 杨炯 - - 《战城南·塞北途辽远》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战城南·塞北途辽远》全文如下: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
- 古诗《巫峡》 - - 杨炯 - - 《巫峡》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巫峡》全文如下: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
- 古诗《出塞·塞外欲纷纭》 - - 杨炯 - - 《出塞·塞外欲纷纭》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出塞·塞外欲纷纭》全文如下: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
- 古诗《送刘校书从军》 - - 杨炯 - - 《送刘校书从军》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送刘校书从军》全文如下: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 古诗《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 - 杨炯 - - 《和刘侍郎入隆唐观》作者为唐代诗人杨炯,古诗《和刘侍郎入隆唐观》全文如下: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参差凌倒影,潇洒
杨炯的名句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 - 杨炯 - - - 《》
-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 - - 杨炯 - - - 《》
-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 - 杨炯 - - - 《》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 - 杨炯 - - - 《》
-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 - - 杨炯 - - - 《》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 - 杨炯 - - - 《》
-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杨炯_国学荟 - - - 杨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