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作者:徐铉出自:更新时间:2024-01-23

其一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鬓低缀折枝花。

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

其二

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蘸甲递觞纤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

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其三

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

仙郎有约长相忆,阿母何猜不得知。

梦里行云还倏忽,暗中携手乍疑迟。

因思别后闲窗下,织得回文几首诗。

古诗简介

《梦游三首》是五代宋初诗人徐铉的组诗作品。这三首梦游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在梦中与爱人相会的情景,以及梦醒之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其实是抒情主人公对旧时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与爱人相聚甚欢的感觉深深的眷恋。这组作品作为艳体诗,基本能做到艳而不俗,丽而不佻,语淡情深,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翻译/译文

其一

一方如此熟悉的小小庭院,梦中我似乎又回到了昨天。

悄悄走进这香雾濛濛的小室。一阵轻风带来光影姗姗。

悠悠的琴声又恻然弄起;欲咽的幽欢,在那低垂的髻花上微颤。

天亮时我又与我的梦魂作别,再一次经受着昨日分手的凄寒。从今后山重重水重重,天上人间。

其二

屋里挂着丝织的帷幔,摆着银色的屏风,显得幽深渺茫,如果不是梦魂应该是难以到达的。

窗前人声寂静恰好适宜夜晚的气氛,室内春光浓郁感觉不到屋外的寒冷。

斟满酒杯,佳人捧觞蘸指甲的纤手洁白似玉,在檀木的香气中欢歌笑语,几乎让人酥麻了。

若想弄明白锦字书中人的名字,能让满县花开的就不是潘安仁的功绩了。

其三

南国有位佳人名字叫玉儿,生得芙蓉模样的双脸远山一样的眉毛。

神仙似的郎君与她有约会令她长期回忆,但阿母是什么意思不得而知。

在梦里行云播雨觉得就是一瞬间,黑暗中携手与共忽又迟疑不定。

想到离别后心上人在无聊的窗下,会织得几首像苏蕙那样的回文诗呢?

注释

⑴檀的:古代妇女用红色点于面部的装饰。

⑵赊:长,远。

⑶幌:帷幔。杳霭:即&“杳蔼&”,幽深渺茫貌。

⑷蘸甲递觞:酒斟满,捧觞蘸指甲。

⑸锦书: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后人因以&“锦字&”、&“锦字书&”、&“锦书&”指妻子给丈夫之信。

⑹满县花开不姓潘:用&“潘岳&”典故。潘岳,字安仁,他任河阳县令时,结合当地地理情况令满县栽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后遂用&“河阳一县花、花县&”等代称潘岳。

⑺回文:典出《晋书&·列女传》,也是用苏蕙的典故。

赏析/鉴赏

这组诗以第一首传诵较广。此诗首联点题。&“魂梦悠扬&”,向读者显示:下文&“还在故人家&”云云,皆为梦游,并非实事。悠扬,指飘忽无定。&“奈何&”,处置、对付的意思。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诗云:&“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大致与此联境界相似。整句是说:魂梦悠扬,不由自主,直至夜来,还在故人之家。&“故人家&”,即指旧时所恋之人家。元稹《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诗云:&“瘴畏新病骨,梦到故人家。&”也写因思念而魂驰故人之家。领联写相会时的情景。&“香蒙&”对&“户映&”;&“蜡烛&”对&“屏风&”;&“时时暗&”对&“故故斜&”,对仗十分工整。上联已点出夜晚,这里&“蜡烛&”之语承上文而来,很是自然。而用了&“香蒙&”、&“时时暗&”等语,则更有朦胧之致,正是幽会时的情景.下句写户上的屏影。烛光欲明还暗,飘移不定,照射于屏风而投在户上的影子,也就摇曳不定而&“故故斜&”了。&“故故斜&”三字,用语十分婉丽。故故,是屡屡、常常的意思。杜甫《月三首》 诗:&“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也以&“故故&”与&“时时&”构成工整的对仗。颈联转到&“故人&”。&“檀的&”是古代女子脸上点饰的红点,如杜牧《寄沣州张舍人笛》诗云:&“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慢调,则是指随意调弄。银字管,指有银字作饰的管乐器,古代笙笛类管乐器上常用银字作饰,以表音色的高低。白居易《南园试小乐》诗有&“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之句,其中&“银字&”就是&“银字管&”。云鬟,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鬟是指环形的发髻,云鬟也称云髻,形容女子发髻浓密如云。折枝花,是指插于云鬟之上的饰花。从这一联中可知,梦中的&“故人&”,乃是一位女子,她云鬟高耸,檀的为饰,正在华年。弦管悠扬,表明她又是妙解音律。这一联中,&“檀的&”对&“云鬟&”;&“漫调&”对&“低缀&”;&“银字管&”对&“折枝花&”,对仗也十分工丽。

末联写惜别。虽然佳期难得,但是临近天明,又不得不别。一个&“又&”字,透露出无限惜别情意。洞口,指神仙所居的洞口,这是从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化来,唐人李阳冰《阮客旧居》诗云:&“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赵嘏《早出洞仙观》也有&“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之句。此处用&“洞口春深&”之语,正暗示一别之下,夭上人间,后会难期,故云&“人间别&”。赊,是长、远的意思。李商隐《无题》 诗云:&“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末联的意境正与此相似。诗人虽未明说,然而相怜之深、相思之苦,溢于言外。

这是一首艳体诗。艳体诗当艳而不俗,丽而不佻,情深而文明,此诗比较接近艳体诗这一标准。

徐铉资料

《梦游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徐铉_国学荟作者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 查看详情>>

徐铉古诗词作品: 《春分日·仲春初四日》《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题殷舍人宅木芙蓉》《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松·细韵风中远》《茱萸诗·万物庆西成》《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柳枝词·新春花柳竞芳姿》《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寒食日作·厨冷烟初禁

《梦游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徐铉_国学荟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注释1.嘉靖丁酉: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2.仲冬: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几(jī)晦:月末的意思。几,将近、接近。晦:指农...

查看详情>>

文言文《若有人分衡门之下》创作背景_作者李东阳,其内容如下:《见南轩赋》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作者对陶渊明仰慕引出陶渊明的形象和志趣,接着写...

查看详情>>

文言文《《看竹图》记》赏析_作者朱彝尊,其内容如下:此文选自《曝书亭集》卷六十六。这是一篇为戴苍替魏禧画的《看竹图》作的图记,写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文章从自...

查看详情>>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赏析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赋文开篇没有直接写日,而是从观日的祝融峰写起。祝融峰何以引起作者“何其高也”的激情赞颂。赋文为...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一》注释译文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注释1、选自《亭林文集》卷四,作者顾炎武。2、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3、方;地方。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十》赏析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十》是清代顾炎武所写的散文。此片主要是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反对模拟剽窃、依傍古人,要求作家发挥独创...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梦游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徐铉_国学荟相关诗句

  • 古诗《春分日·仲春初四日 - - 徐铉 - - 《春分日·仲春初四日》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春分日·仲春初四日》全文如下: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
  • 古诗《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 - - 徐铉 - -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全文如下: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化剑津头
  • 古诗《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 - 徐铉 - - 《题殷舍人宅木芙蓉》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题殷舍人宅木芙蓉》全文如下: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晓吐芳心零宿露,晚摇娇影媚清风。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
  • 古诗《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 - - 徐铉 - -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全文如下: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料君残
  • 古诗《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 - 徐铉 - -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全文如下: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 古诗《茱萸诗·万物庆西成 - - 徐铉 - - 《茱萸诗·万物庆西成》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茱萸诗·万物庆西成》全文如下:万物庆西成,茱萸独擅名。芳排红结小,香透夹衣轻。宿露沾犹重,朝阳照更明。长和菊花酒
  • 古诗《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 - - 徐铉 - -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全文如下: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林开
  • 古诗《寒食日作·厨冷烟初禁 - - 徐铉 - - 《寒食日作·厨冷烟初禁》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寒食日作·厨冷烟初禁》全文如下: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过社纷纷燕,新晴淡淡霞。京都盛
  • 古诗《松·细韵风中远 - - 徐铉 - - 《松·细韵风中远》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松·细韵风中远》全文如下: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繁阴堪避雨,效用待东封。
  • 古诗《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 - 徐铉 - -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全文如下:谢傅功成德望全,鸾台初下正萧然。抟风乍息三千里,感旧重怀四十年。
  • 古诗《柳枝词·新春花柳竞芳姿 - - 徐铉 - - 《柳枝词·新春花柳竞芳姿》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柳枝词·新春花柳竞芳姿》全文如下:新春花柳竞芳姿,偏爱垂杨拂地枝。天子遍教词客赋,宫中要唱洞箫词。
  • 古诗《将过江题白沙馆 - - 徐铉 - - 《将过江题白沙馆》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将过江题白沙馆》全文如下:少长在维扬,依然认故乡。金陵佳丽地,不道少风光。稍望吴台远,行登楚塞长。殷勤语江岭,归梦莫相
  • 古诗《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 - 徐铉 - -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全文如下: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
  • 古诗《春夜月·幽人春望本多情 - - 徐铉 - - 《春夜月·幽人春望本多情》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春夜月·幽人春望本多情》全文如下:幽人春望本多情,况是花繁月正明。竟夕无言亦无寐,绕阶芳草影随行。
  • 古诗《过江·别路知何极 - - 徐铉 - - 《过江·别路知何极》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过江·别路知何极》全文如下: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登舻望城远,摇橹过江迟。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此心非橘柚,不为
  • 古诗《晚归·暑服道情出 - - 徐铉 - - 《晚归·暑服道情出》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晚归·暑服道情出》全文如下:暑服道情出,烟街薄暮还。风清飘短袂,马健弄连环。水静闻归橹,霞明见远山。过从本无事,从此
  • 古诗《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 - - 徐铉 - - 《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全文如下: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阳照残雪。城中有客独登楼,遥望
  • 古诗《春雪应制·繁阴连曙景 - - 徐铉 - - 《春雪应制·繁阴连曙景》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春雪应制·繁阴连曙景》全文如下:繁阴连曙景,瑞雪洒芳辰。势密犹疑腊,风和始觉春。萦林开玉蕊,飘座裛香尘。欲识宸
  • 古诗《抛球乐辞·灼灼传花枝 - - 徐铉 - - 《抛球乐辞·灼灼传花枝》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抛球乐辞·灼灼传花枝》全文如下: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借势因期克,巫山暮雨归。
  • 古诗《赋得有所思 - - 徐铉 - - 《赋得有所思》作者为唐代诗人徐铉,古诗《赋得有所思》全文如下: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衰草满庭空伫立,清风吹袂更长吟。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