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明代作者:顾璘出自:石公山更新时间:2021-12-31
注释
①石公山:《中国地名大辞典》中,“石公山”失载。按《越绝书》云:“苏阊门西高颈山东,有巨石人,古名石公。去县二十里。”可知石公山即高颈山,在苏州吴县西部的太湖边上。
②三万顷:指太湖,《越绝书》:“太湖周三万六千顷。”
③浴:指用太湖的水汽、云雾来洗涤。青葱:指石公山。
④骨立:消瘦到极点。形容石公山的外形。
⑤孤掌: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此处形容石公山孤立、势力单薄。
⑥朱勔(miǎn):北宋末年苏州(今属江苏)人,商人出身。结交蔡京、童贯,冒军功为官。凡官吏居民,旧有睚眦之怨者无不生事陷害。时宋徽宗垂意花石,置办使朱勔语其父朱冲取太湖石以进。至政和中极盛,舳(zhú)舻(lú)相衔于淮、汴间,号花石纲。民怨沸腾。
⑦荆榛(zhēn):灌木或小乔木,杂乱丛生。这里引申为废弃荒芜。故宫:指艮(gèn)岳。宋政和七年(1117)徽宗建。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其地为艮方,故名。亦曰万岁山。宣和六年(1124)改名寿峰。久废。
白话译文
茫茫的太湖,日夜洗涤着石公山。
嶙峋奇拔的石公山,独立于风云之外,屹立在涛浪之中。
如果让它当路经过,应该是雄伟险要的关隘。
朱勔真实多事,万岁山到头来还不是废弃荒芜了。
首联从大处落笔,将石公山置于时间、空间的浑浩恢宏的背景之中,是蓄势待发的写法。
次联细加刻画,就让它崭露了头角。前句仰视,后句俯观。前句借风云为布景,写石公嶙峋奇拔的外表。后句以涛浪为衬托,见石公劲崛顽强的气质。合在一起,正是活脱脱一位饱经风霜,而又顶天立地的斗士形象。“风云”、“涛浪”,让读者于自然界实景的意义外,联想到社会人生的动荡变迁,仍是空间与时间的凝聚综合。因而“骨立”、“孤撑”的刻绘,便使它带上了一种动感、一股奇气,实可谓形神兼备。
从“骨立”、“孤撑”的描写出发,颈联转出了作者的感想。在这里,诗人是将“石公”彻底拟人化了。他不禁想到:像这样一位表然兀立于天地间的英雄,如果遭逢于时,定能成其大用。言下之意,天下不得其所、不遂其志而惨遭埋没的奇才,是太多了!这一联想从所包含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等相关意义中,再度充实了“石公”本身的形象。而借景摅怀、托物抒慨,又扩大了诗作的内涵。
尾联宕开,笔锋转向历史上的“花石纲”。北宋崇宁、政和间,徽宗为满足一己的淫供享乐,在汴京都城大兴土木,建造艮岳。“异花奇石,来自东南,不可名状。”(王明清《挥麈录》)时任置办使的朱勔,就是“花石纲”的始作俑者。大量的太湖石被强运到京城,用作艮岳的点缀。民怨沸腾,国力枯竭,不数年便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而今安在,不过“荆棘满故宫”而已。“真多事”三字,诉出了作者的一腔愤慨,同时也冷峭地揭出了造成“石公”不得为时用的命运的历史原因。
这首五律通过正面与侧面的描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写景咏物与议论感怀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尾照应,挥洒自如。作者的感情一层层释放,作品的意旨一步步深入,回味无穷。

作者顾璘资料

《石公山》注释译文作者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 查看详情>>

作者顾璘古诗作品: 《《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祝融峰观日出赋》赏析》《祝融峰观日出赋》《《石公山》注释译文》《《度枫木岭》赏析》《《度枫木岭》注释译文》《《石公山》赏析》《《石公山》创作背景》《《祝融峰观日出赋》创作背景》《《度枫木岭》创作背景

古诗《石公山》的名句翻译赏析

《石公山》注释译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