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作者:出自:更新时间:2024-01-27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古诗简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1949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翻译/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注释

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龙蟠,指此。&”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二、变化翻覆的意思。《墨子&·所染篇》:&“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并引申为天翻地覆。此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山,在今南京市西。

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大量歼灭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后)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反其意而为之,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霸王: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见葛洪《神仙传》)。

赏析/鉴赏

此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中既写出了革命风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气势,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也形象地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战略家的胆识和气魄,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覆灭,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纵观历史,透视现实,提出了狠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思想,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战役、一场决战的成败问题,而是关系着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亿万人的命运。整篇诗作从艺术上再现了这一战略思想,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第一层(第1、2句)写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这两句是倒装,是&”百万雄师过大江&”才促成了&“钟山风雨起苍故&”,它们是全诗的总起,形象地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强波长江攻占南京的雄伟场面,既写出我军渡江进军的神速,又写出渡江进军的勇猛气势。正当敌人还梦想卷土重来的时候,我军已浩浩荡荡渡过了长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敌人巢穴。在我大军压境的隆隆炮火声中,南京反动政府犹如黄叶惊飞鸟兽走散。此诗的开头异峰突起气魄不凡,有如泰山压顶,雷霆万钧。语言简洁有力、形象鲜明。&“苍黄&”两宇生动地表现了革命的暴风雨迅猛异常,&“雄师&”两字生动地刻画出强大的解放军威武雄壮锐不可当的英姿。&“过大江&”三字生动地描述了解放军强渡长江那种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和浩浩荡荡的生动场面。

第二层(第3、4句)讴歌南京的解放。

这里的&“今胜昔&”三字,凝结着爱与恨的深邃感情,想着过去百孔千疮的&“帝王州&”,人们对反动统治极端的仇恨;南京,这座龙盘虎踞的历史名城,在军事上自古就是那么形势险要,今天已经掌握在人民解放军的手里,更加显得雄伟壮丽;在政治上,过去这里是反动统治者统治根深蒂固的地方,今天它成为人民的英雄城市,换了人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真正显示出其雄姿秀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雄伟,英姿勃发。

南京的解放,宣告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枢的摧毁,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终了被推翻。这的确是一次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渴望胜利的全国军民都在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天翮地覆&”这成语既写出变化的巨大,又显出事件意义的伟大。&“慨而慷&”一方面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壮志和英勇,一方面表达举旧欢鸭闻风而起的豪情。这些语言刚健有力,豪情奔放。

上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

第三层(第5、6句)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址个诗的核心,是全诗的灵魂。诗篇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战略思想。南京解放后,是&“追穷寇&”还是&“穷寇勿追&”呢?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在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前夕,国内外都有入主张划江为界,南北分冶,以免惹起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的主张无异是使革命半途而废。毛泽东当时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严肃地指出:&“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千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相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主张的坚持革命的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使革命沿着正确的航道胜利前进,不仅渡江解放了南京,而且乘胜前进解放了全中国。

&“宜&”字用得特别好,不但指出应该&“追穷寇&”,而且指出在适当的情况下应当追穷寇。否则就会重蹈楚霸王的覆辙。这里使用典故是要我们注意接受历史教训,并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出现的错误倾向,这样就把历史典故和现实情况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既达到&“占为今用&”的目的,又使议论达到形象化的艺术境界。

第四层(第7、8句)揭示不断革命、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原是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小的句子,相传金铜仙人因被从汉宫移往魏都而&“临载乃潸然泪卜&”。李贺原句的含意是:天如果有情感,看到因辞别汉宫而哭泣的金铜仙人,也一定会因悲伤而衰老。这是渲染&“仙人&”迁移的极度悲哀,正是表现出李贺眼看人间如此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水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这里清楚指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即蒋家王朝的覆灭和中国华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仅这佯,而且也指明了前面所提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革命人民响应毛洋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后面这四句是议论说理,但不是概念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正如毛泽东当时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洗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此诗气势恢宏,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资料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毛泽东作者

查看详情>>

古诗词作品: 《屈原》《韩愈》《欧阳修》《于谦》《苏轼》《晏殊》《屠倬》《唐寅》《司马光》《曹丕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毛泽东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注释1.嘉靖丁酉: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2.仲冬: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几(jī)晦:月末的意思。几,将近、接近。晦:指农...

查看详情>>

文言文《若有人分衡门之下》创作背景_作者李东阳,其内容如下:《见南轩赋》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作者对陶渊明仰慕引出陶渊明的形象和志趣,接着写...

查看详情>>

文言文《《看竹图》记》赏析_作者朱彝尊,其内容如下:此文选自《曝书亭集》卷六十六。这是一篇为戴苍替魏禧画的《看竹图》作的图记,写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文章从自...

查看详情>>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赏析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赋文开篇没有直接写日,而是从观日的祝融峰写起。祝融峰何以引起作者“何其高也”的激情赞颂。赋文为...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一》注释译文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注释1、选自《亭林文集》卷四,作者顾炎武。2、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3、方;地方。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十》赏析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十》是清代顾炎武所写的散文。此片主要是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反对模拟剽窃、依傍古人,要求作家发挥独创...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毛泽东相关诗句

  • 古诗《好事近·湘舟有作 - - - -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 古诗《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 - - - -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 古诗《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 - - - 莫斗婵娟弓样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臂上宫砂那不灭,古来积毁能销骨。手把齐纨相诀绝,懒祝西风,再使人间热。镜里朱颜犹未歇,不辞自媚朝和夕。
  • 古诗《望湘人·记归程过半 - - - - 记归程过半,家住天南,吴烟越岫飘渺,转眼秋冬,几回新月,偏向离人燎皎。急管宵残,疏钟梦断,客衣寒悄。忆临岐,泪染湘罗,怕助风霜易老。是尔翠黛慵描,正恹恹憔悴,向予低道:念此去
  • 古诗《摽有梅 - - - -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 古诗《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意足 - - - -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 古诗《子夜歌 - - - -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 古诗《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 - - - - 高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拥碧阑。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干。极目海天家万里,风尘关塞欲归难。
  • 古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 - -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古诗《芳树 - - - -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 古诗《送别诗 - - - -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古诗《咏杜鹃花 - - - -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 古诗《斯干 - - - -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 古诗《小宛 - - - -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
  • 古诗《小星 - - - -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 古诗《望江南·燕塞雪 - - - -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羁馆独凄然。燕塞月,缺了又还圆。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
  • 古诗《华山畿·啼相忆 - - - - 啼相忆,泪如漏刻水,昼夜流不息。
  • 古诗《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 - - -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 古诗《伐木 - - - -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
  • 古诗《祈父 - - - -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