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00年秋,是作者鲁迅赠与弟弟们的一首诗,最早发现于周作人日记辛丑年附录。署名戛剑生。鲁迅逝世后,收录在《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中。[3]
1900年秋,鲁迅正在南京矿路学堂念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代。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激烈争夺,中国封建社会迅速崩溃;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清王朝昏庸腐败,出卖民族利益,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得阶级斗争激化,民族危机加深。鲁迅于1898年离开绍兴故乡,到南京求学。两年中,他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横行中国。清王朝腐败无能。统治阶级大小官僚骄奢淫逸,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同时又经历了戊戍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这首诗正是借对莲蓬人的赞颂,来表明他决不和恶势力妥协,立志作一个高尚的人。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寓情、托物言志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莲蓬人&“芰衣荇带&”的外貌装束,&“风定犹香&’的内在神韵,却红衣、学淡妆的绰约风姿,亭亭净植的正直风骨的叙写,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莲蓬人的画像,赞美了莲蓬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节操和迎着秋风净植荷塘的抗争品格。作者正是假借莲蓬淡雅绝尘的特征,寄托和体现自己对奴颜媚骨的鄙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更体现了作者敢于与世俗抗争的精神。因此,全诗以咏莲蓬为形,以抒情怀为本,正是作者立世为人的自况自勉,标举风骨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他人的忠言警谏。
全诗可分为四层。起联侧重述写莲蓬人的外表风姿:她以菱叶为衣,以荇茎为带,居住仙乡,清香不散,真是高洁雅致,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神往。颔联侧重述写莲蓬人的典型环境:秋风萧瑟,鹭鸶远飞,夜深露浓,芦花伴宿,勾勒出一幅秋景的画面。这是作者另寻新路,独立自持的写照。颈联侧重述写莲蓬人的风骨神采。洗净脂粉,脱去矫饰,换上淡妆,更显高雅别致。是描其形,摄其神。这既是对莲蓬人改红妆为淡妆的实写,又是作者与世抗争的虚写。尾联侧重抒发作者的劝谏之情:莲蓬亭亭净植,迎秋风,斗秋雨,沐秋露,不随残叶坠荷塘,永&“呈风骨&”。作者劝谏他人勿与鄙俗之辈同流合污,永葆独立挺拔的本色。全诗至此,情感愈真,格调愈高,意境愈深。
这首诗通过对寒秋凄凉的荷塘上仍直立水际的莲蓬美好形象的描绘,借物寓情,抒发诗人淡雅绝尘、高标净植的人格理想。拟人的手法,脱俗的妙思,寄托着纯洁的精神境界,显示出崇高的品格追求。
鲁迅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 查看详情>>
鲁迅古诗词作品: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始相思_作者鲁迅_出自《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_作者鲁迅_出自《偶成》》《《莲蓬人》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题三义塔》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_作者鲁迅_出自《莲蓬人》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注释1.嘉靖丁酉: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2.仲冬: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几(jī)晦:月末的意思。几,将近、接近。晦:指农...
文言文《若有人分衡门之下》创作背景_作者李东阳,其内容如下:《见南轩赋》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作者对陶渊明仰慕引出陶渊明的形象和志趣,接着写...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赏析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赋文开篇没有直接写日,而是从观日的祝融峰写起。祝融峰何以引起作者“何其高也”的激情赞颂。赋文为...
文言文《《看竹图》记》赏析_作者朱彝尊,其内容如下:此文选自《曝书亭集》卷六十六。这是一篇为戴苍替魏禧画的《看竹图》作的图记,写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文章从自...
文言文《与人书一》注释译文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注释1、选自《亭林文集》卷四,作者顾炎武。2、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3、方;地方。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_作者鲁迅_出自《莲蓬人》相关诗句
鲁迅的名句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 - 鲁迅 - - - 《》
- 《自嘲》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自题小像》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所闻》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赠邬其山》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秋夜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替豆萁伸冤》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悼丁君》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题三义塔》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莲蓬人》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_国学荟 - - - 鲁迅 - - - 《》
-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_作者鲁迅_出自《偶成》 - - - 鲁迅 - - - 《》
-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 - - - 鲁迅 - - - 《》
-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 - - - 鲁迅 - - - 《》
-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 - - - 鲁迅 - - - 《》
-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_作者鲁迅_出自《别诸弟 - - - 鲁迅 - - - 《》
- 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始相思_作者鲁迅_出自《惜花四 - - - 鲁迅 - - - 《》
-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_作者鲁迅_出自《莲蓬人 - - - 鲁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