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牡丹
【译文/注释】
牡丹香,牡丹香。黄金色的花蕊与红玉般的花瓣一同绽放,千片红色花瓣就像天边的云霞一样烂漫,上百红花挂在枝头就像灯烛般明耀。照映着地面就像刚刚打开的红锦缎一样,在风中没有结出兰麝囊。(与牡丹一对比)仙人的花树也显得单调无色,王母娘娘的桃花则是又小又无香。花上残留的露水轻盈使牡丹泛起紫色的艳光,(牡丹)在朝阳的照耀下泛着红光。红色和紫色深深浅浅交相辉映正面和反面万种形态在俯仰间依次显露出来。衬着绿叶多情的隐藏娇羞的面容,无力地卧在花丛中像美人带着醉妆。(牡丹如美人一般)时而带着低低地娇笑好像掩起了口,时而凝神思量埋怨情人如同断肠。牡丹你的芳姿和高贵的色彩一定是奇绝的,其他的杂卉乱花都不能相比,石竹花金钱花何其细碎,芙蓉花芍药花实在寻常。于是王公贵族和官卿士子,每日来游赏牡丹的冠盖拥挤相望。矮车软辇的是高贵的公主,香衫宝马的是豪门公子。卫公宅静静地闭起北院,西明寺深开了北廊,游戏的双飞蝶看人日久,黄莺的残啼一声春日还长。一起发愁花期将过,依然张着帐幕垂下阴凉。花开花落共二十日,一城的人都为它痴狂,三代的文人争相称颂,人心重视外貌的华丽不重视内质,重视外貌的华丽一直到牡丹,它是由有来的并非今天独有。元和天子心忧农桑,怜悯治下百姓感动上天使上天降下吉祥。去年的好稻谷生出九个穗,可田中冷清没有人去。今年的好稻谷分出两穗,君王的心独自高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可曾叹息。我希望暂时有造物主一样的魔力,减少一些牡丹妖艳的颜色。稍稍的改减一些卿士的爱花心,让他们和我们君王一样心忧农业。
【全文赏析】
在白居易的笔下,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等等,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犹如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唐人吟咏牡丹诗歌的语言,以浅切、流畅为主,象白居易的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甜。&"(袁枚)他的《买花》诗以&"欲见之者易谕(白居易)为目的,写的平易近人。&"其他诗人牡丹诗的语言也都表现了这一特点。如令狐楚有首《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语言简朴,明白如话,爱花之情,离开长安这牡丹花都前往东都洛阳的惜别之意溢出诗外。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同样是浅切流畅,话别之中含有深深的蔚藉。两首诗合在一起读,如话家常一般,却又含有深情,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个情深词显的优美境界。正因为这种语言浅切流畅的特点,才使诗人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几笔便勾出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含不尽之意于诗外。徐凝有首《牡丹》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中有典故,有想象,有夸张,有拟人,但诗的语言又是十分流畅、生动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借助白描手法,天然之中见真谆,发人清新之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浅切流畅的语言,使诗歌易唱、易记,便于流传。盛唐诗人李正封有两句描写牡丹的诗:&"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含蓄、典雅,对仗工整;刘禹锡《赏牡丹》诗中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句,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都把牡丹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但是流传至今,李正封的诗句被后人简化为&"国色天香&",而刘禹锡的诗句却完整地为人们传咏,这个例证生动地说明浅显、流畅的诗句,更利于流传和让人接受。
唐人吟咏长安牡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唐以后描写牡丹的作品日见繁多,引起了历代作家对牡丹极大推崇,成为我国咏物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发展到别的艺术领域,当词兴盛起来,宋朝前后的牡丹也成为词的吟咏对象。再往后的曲、戏剧、小说等文艺体裁也都出现一些描写牡丹的作品,同时还产生了许多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唐人吟咏牡丹诗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
白居易资料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查看详情>>
白居易古诗词作品: 《白蘋洲五亭记》《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后宫词》《舟中晚起》《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客中守岁》《月中照形影,天际辞骨肉》《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诗句: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_全文赏析_译文注释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若有人分衡门之下》创作背景_作者李东阳,其内容如下:《见南轩赋》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作者对陶渊明仰慕引出陶渊明的形象和志趣,接着写...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祝融峰观日出赋》注释译文_作者顾璘,其内容如下:注释1.嘉靖丁酉: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2.仲冬: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几(jī)晦:月末的意思。几,将近、接近。晦:指农...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诗句: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_全文赏析_译文注释相关诗句
- 古诗《舟中晚起》 - - 白居易 - - 《舟中晚起》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舟中晚起》全文如下: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且向
- 古诗《后宫词》 - - 白居易 - -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 古诗《客中守岁》 - - 白居易 - - 《客中守岁》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客中守岁》全文如下: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 古诗《忆江南词三首其一》 - - 白居易 - - 《忆江南词三首其一》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忆江南词三首其一》全文如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古诗《种桃杏》 - - 白居易 - - 《种桃杏》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种桃杏》全文如下: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 古诗《长恨歌》 - - 白居易 - - 《长恨歌》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长恨歌》全文如下: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
- 古诗《琵琶行》 - - 白居易 - - 《琵琶行》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琵琶行》全文如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
- 古诗《自咏·随宜饮食聊充腹》 - - 白居易 - - 《自咏·随宜饮食聊充腹》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自咏·随宜饮食聊充腹》全文如下: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
- 古诗《池上二绝其一》 - - 白居易 - - 《池上二绝其一》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池上二绝其一》全文如下: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 古诗《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 - 白居易 - -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全文如下: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 古诗《夜雨》 - - 白居易 - - 《夜雨》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夜雨》全文如下: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
- 古诗《喜雨·西北油然云势浓》 - - 白居易 - - 《喜雨·西北油然云势浓》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喜雨·西北油然云势浓》全文如下: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 古诗《夜泊旅望》 - - 白居易 - - 《夜泊旅望》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夜泊旅望》全文如下: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 古诗《咏怀·尽日松下坐》 - - 白居易 - - 《咏怀·尽日松下坐》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咏怀·尽日松下坐》全文如下: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不为世所薄,安
- 古诗《忆江南词三首其二》 - - 白居易 - - 《忆江南词三首其二》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忆江南词三首其二》全文如下: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古诗《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 - 白居易 - -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全文如下: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
- 古诗《早春即事》 - - 白居易 - - 《早春即事》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早春即事》全文如下: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葱垄抽
- 古诗《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 - 白居易 - -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全文如下: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兴发诗随口
- 古诗《小桥柳·细水涓涓似泪流》 - - 白居易 - - 《小桥柳·细水涓涓似泪流》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小桥柳·细水涓涓似泪流》全文如下: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 古诗《题杨颖士西亭》 - - 白居易 - - 《题杨颖士西亭》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题杨颖士西亭》全文如下: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白居易的名句
-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 - 白居易 - - - 《》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 - 白居易 - - - 《》
- 月中照形影,天际辞骨肉 - - - 白居易 - - - 《游春诗·月中照形影》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 白居易 - - - 《》
-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 - - 白居易 - - - 《》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 - 白居易 - - - 《》
-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 - 白居易 - - - 《》
- 药误不得老,忧死非因疾 - - - 白居易 - - - 《对酒·人生一百岁》
-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 - - 白居易 - - - 《》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 - 白居易 - - - 《》
-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 - - 白居易 - - - 《》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 - 白居易 - - -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 - 白居易 - - - 《》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 - 白居易 - - - 《》
-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 - - 白居易 - - - 《》
-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 - 白居易 - - - 《》
-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 - - 白居易 - - - 《》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 - 白居易 - - - 《》
-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 - - 白居易 - - - 《》
-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 - - 白居易 - - - 《》